第六章 现代渔业(下)

        本章所叙述范围是从1983年国家通过修改宪法取消人民公社体制、改建乡政府体制后直
至21世纪初的一段时期,时间跨度30多年。这时期,国家摆脱长期封闭僵化的计划经济,开始实行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开放。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郊区太湖捕捞渔业自从20世纪60年代政府安排捕捞渔民陆续上岸定居并改为主要从事养鱼和种田后,至80年代中后期从事太湖捕捞的专业渔民越来越少,加之政府为了保护太湖渔业资源实行太湖捕捞许可证制度和休渔期制度,以及上岸定居的老渔民逐步离世,在郊区真正以捕捞为生的渔民已越来越少。据滨湖区农林局2010年统计,全区获发太湖捕捞许可证240张、在册捕捞渔民450人、捕捞产量约在1300吨。至于内河捕捞小渔民更是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绝迹。
        作为郊区渔业的主业— —养殖鱼业,在改革开放时期也走过了不平凡的路程。在1980年国家全面推行农村以户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势下,郊区鱼池大都从集体生产转为渔民个人承包;但梁溪河沿岸连片养殖区仍然沿袭集体生产经营模式,并保持稳产高产记录。为了保证城市副食供应,解决居民“吃鱼难”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郊区又掀起了新一轮开挖新鱼池、扩大养殖规模的热潮,并通过组织实施“星火计划”深入普及养殖技术,使养殖面积、养殖产量至80年代中期达到了历史高峰。在此基础上,郊区在养殖区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特别是通过发展特种水产养殖、旅游观光、乡镇工业等产业,准确适应了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新需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至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面积爆发,导致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影响到国内外的严重水环境危机。以此为重要节点,无锡打响了力度空前的治理太湖水环境的战役。值此无锡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位于无锡近郊周边的大片养殖区成为城市扩张迫切需要征用的对象,以及本地从事养殖业的比较优势明显下降,养鱼业由此迅速走向衰落,直至21世纪初,作为一个产业的滨湖养鱼业彻底告别了历史舞台。

第一节 加强渔政管理
        改革开放后,国家从实行计划经济向推行市场经济的转变,生产单位从过去政府的附属蜕变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包括捕捞渔业和养殖渔业在内的渔业生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暴露出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由此迫切需要政府加强对渔政的监管,因而使渔政管理成为渔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一、成立渔政管理机构
        新中国成立以来,郊区水产行政机构变动较多。1950年由市建设局农林科两位人员分管郊区渔业生产。1951年10月无锡市正式建区,第一区至第五区为城市区,第六区至第八区为郊区,各郊区由农林科或农水科分管渔业。1956年4月撤消第六、第七、第八郊区,成立的郊区政府设立渔业科。1957—1962年经过几次并与分的过程,到1963年改为郊区人民委员会与无锡市农林水利局合署办公,设立水产局,到1964年又改回郊区水产科。1968—1976年处于“文化大革命”期间,郊区革命委员会生产组下设农业组分管渔业,到1972年后以渔政办公室为主分管渔业。1978—1984年,郊区人民政府设水产科。1984年6月,水产科与畜牧办公室合并成立郊区水产畜牧局。1985年1月,根据无锡市编委锡编(1985)第002号文,成立无锡市郊区渔政管理站与郊区养鱼技术服务站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1991年6月无锡市编委以锡编(1991)211号文批准成立郊区渔船渔港监督站,于1993年6月1日与郊区渔政管理站合署办公。1994年9月8日,无锡市编委以锡编(1994)第144号文批复,“无锡市郊区渔船渔港监督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锡郊区渔港监督”“无锡市郊区渔船检验站”,与郊区渔政管理站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1996年郊区渔船检验站更名为“江苏渔船检验局无锡郊区渔船检验站”,2000年又更名为“江苏渔船检验局无锡郊区检验站”。1999年3月,成立无锡市郊区渔政管理站渔港分站,人员经费由蠡园经济开发区承担,业务范围按区渔政站授权开展工作。
        新成立的郊区渔政管理站的工作职能主要有7项:一是宣传贯彻渔业法律法规,开展渔业法制教育,监督检查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二是依法实施渔业资源的保护、增殖和管理工作,监督检查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施禁渔区、禁渔期制度等;三是维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调处渔业污染事故;四是监督检查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五是查处各种违法活动,调查处理渔业纠纷,维护渔业生产正常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渔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六是实施渔业许可制度,核发渔业许可证件;七是指导和监督全区渔业行政执法规范化工作。
        新成立的渔港监督站职能主要有6项:一是渔业船舶所有权、抵押权、租赁和报废的登记注册,核定船名号,核发相应证书;二是负责实施对渔船职务船员的考试、审证和发证工作;三是监督检查渔船安全性能,按章处理违章渔船或船员;四是实施对渔港水域的安全监督;五是监督航道和助航标志,维护港航秩序;六是处理渔船海损事故。
        新成立的渔船检验站职能主要有 2 项:一是负责全区 40 马力以下(含40马力)的渔船、船用产品、船舶机械的检验工作,签发检验证书;二是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条例》的渔船进行处罚。
        二、切实加强渔政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以及《江苏省渔业管理条例》,从1984年起太湖每年实行7个月的封湖禁渔期,时间从每年2月1日至8月31日。此期间,除特许作业外,其他捕捞鱼、虾、蟹、贝类等作业和捞割水草作业一律停止。渔民利用封湖禁渔期间,修船补网、搞运输,以解决生活问题。自5月1日至翌年1月31日,渔民可以入湖进行小钩、大钩、抄句朗鱼、人力扒蚌、人力耥螺蚬的特许作业。从5月10日起至翌年1月31日,专业渔民可入湖抄虾、虾笼特许作业。每年5月中旬,省太湖渔政监管站组织科技人员入湖对银鱼生长情况定点试捕,决定春汛银鱼捕捞时间,从1984—1997年每年5月下旬的第一个星期为春汛银鱼捕捞时间。
        为了对太湖实行禁渔区、禁捕期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这里首先回顾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太湖实行的禁渔区、禁捕期情况。禁渔区,是根据鱼类生长活动规律,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有期限的禁捕;禁捕期,是对不同鱼种和太湖全域作出禁捕期限规定。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从建国初期即开始实行了这两项制度,只是在1984年之前实行禁渔区、禁捕期比较灵活,在禁捕区域和时间上不是很严格,变动较为频繁。从下列统计表中可看出详情:



        进入改革开放后,郊区渔政管理机构按照渔政管理工作职能要求,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积极保持水面上的执法力度,为维护太湖等水网正常渔业生产发挥了较好的监管作用。从1985年开始,在每年2月1日到8月30日太湖实行封湖禁渔期间,协助省太湖渔政监督管理站第二分站在梅梁湖实施禁渔管理,查处各种水上捕捞违章作业,确保封湖禁渔顺利进行。截止到1990年,共组织执法行动385次、参加人员3220人次,查处各类渔业违法、违规案件82起,其中电捕2起、无证捕捞和非法贩运倒卖苗种案件73起。此外,渔政人员在五里湖查处偷鱼行为50余次,没收违规作业丝网350公斤、约7000米。

        认真做好太湖鱼苗种群的保护和流放工作。为保护太湖鳗鱼苗资源的合理捕捞和开发利用,每年3月1日至5月15日的70天时间内,郊区渔政人员在梅园交通检查站、市长途客运汽车西站等昼夜轮流值班设卡,查处鳗鱼苗无证运输、走私情况。1988年4月12日,渔政员在无锡汽车西站查获一辆面包车无证运输鳗鱼苗9.7公斤,按有关规定没收鳗鱼苗并送省水产局处理。至1990年累计共查获走私鳗鱼苗案件10起、没收鳗鱼苗30公斤。为提升渔业捕捞产量和改善太湖水生态环境,郊区特别是成立滨湖区以来,渔政管理部门积极配合江苏省太湖渔政管理局每年在太湖开展的放流活动,使所放流种群得到了较好的恢复。
        郊区渔政机构每年还协助省太湖渔政监督站核发太湖渔民捕捞证;负责渔船、船用产品、船舶机械的检验工作。据统计,仅2000年,郊区渔政管理人员核发捕捞许可证90张,检验渔船263艘、计1287吨、3045马力,在307艘生产渔船和143艘辅助渔船安装集油盘1050只。
        三、构建完善服务体系
        1985年郊区政府水产科和畜牧办公室合并成立了水产畜牧局后,明确专门职能部门负责全区水产工作的规划制定、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工作。加强服务机构建设,下设的水产研究所及实验场、水产养殖场和郊区养鱼技术服务站等,作为全区水产技术服务机构,从人才引用、经费保障、工作支持、池塘养殖面积等方面都给予重点保障。1987年,成立郊区水产协会,发挥各渔业场队自我管理作用。在郊区10个乡设有水产(多种经营)服务公司,在渔业村培育有渔技员和养鱼技工。至1996年郊区水产畜牧局、林特产局和场圃管理站合并组建郊区多种经营管理局,各乡水产服务公司全部统一更名为多种经营服务公司,从而为全区渔业生产、试验、引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提供了组织保证,构建形成了较完备的技术和经营服务网络。
        与此同时,郊区渔政管理机构把抓好渔业人员的技术培训作为构建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切实采取措施予以落实。1985年以来,针对本区渔业从业人员的技术状况和实际需求,组织开展了涉及鱼池管理、鱼病防治、新技术应用等内容的有各类人员分别参加的培训班,通过组织以老带新的传授技术、派出专业技术人员上门服务等方法帮助解决养殖技术问题,定期编发《科技信息简报》推广先进技术和经验。应全国12个省市的155个渔业单位的邀请,组织派遣郊区344名养鱼技工前去开展联合养鱼、技术承包或技术指导,为提高全国淡水鱼养殖水平作出了应有贡献。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搞活鱼市场成为各级政府抓好“菜篮子工程”的重要内容。郊区水产渔政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认真抓好无锡水产市场的规划建设工作。1992年,郊区水产渔政管理部门针对无锡市水产市场位于城区西门交通拥挤、影响市容等存在的许多问题,选址在水陆交通十分便利的北桥堍新建了占地3.5万平方米、拥有经营场地2万平方米的无锡市北桥水产市场,不仅方便了各地鱼商进场销售,而且也为广大消费者选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一水产市场自建成直至2017年关闭的近25年期间,一直是无锡地区最大的水产品集散地。2017年10月,由滨湖区农林局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选址在菱湖大道和大通路交界处,紧邻312国道、342省道和京杭大运河、太湖水系,投资1亿多元,建设占地52亩、拥有商铺位500余个的苏南农副产品水产城又正式开业。这次无锡市水产市场的搬迁,不仅是经营环境条件的进一步改善提升,而且获得了广大商家和消费者的肯定和欢迎。这是郊区到滨湖区的水产渔政管理部门构建完善无锡水产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成果。

第二节 实施“星火计划”
        《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对全国农村发展规划的设想。根据当时我国农村尚处于某种原始落后状态的情况,“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相当长一段时期农业生产的奋斗目标,也是我国农业生产力拥有的巨大增长潜力。我国在深刻反思1958年“打擂台” “放卫星”等农业浮夸做法后,开始注重把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建立在扎实稳妥、切实可行的基础上予以实施推进。至1985年5月,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关于抓一批农业“短平快”科技项目的报告,意在利用农业农村资源,在短期内开发并推行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先进实用技术,带动农业发展、农民致富。这个含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星火计划”当年即获得了国务院的批准。
        1986—1990年,河埒乡蠡鸿村被推选承担了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 —千亩鱼池亩产商品食用鱼1000公斤技术试验。该项目系国家“七五”星火计划项目[ 国家科委(86)国科发综字0160号文,项目编号:星8634 ]。选择蠡鸿村作为渔业“星火计划”的先导示范单位,是因为1973年《人民日报》报道河埒公社连续6年池鱼亩产超千斤的消息。这年,河埒公社渔业一队(蠡鸿村前身)一口3.3亩的“马达新池”获亩产超千公斤的高产记录,至1977年,这口鱼池又增产达到1545.45公斤,而且该队还有170亩成鱼池平均亩产超1005.5公斤。至80年代后,蠡鸿村有1400亩鱼池作为实验基地,有净亩产600公斤以上的业绩。正是由于蠡鸿村一直以来注重按照“八字精养法”开展科学养鱼,具有良好的科学养鱼基础和养殖高产水平,因而有幸承担了这一光荣任务。
        1986年,蠡鸿村承担这一任务后,本着短、平、快的“星火”宗旨,依靠渔业自身积累增加投入,围绕“水、种、饵、管”生产要素,从专业养殖、集约管理、规模经营的实际出发,把改进创新养殖技术和改善加强经营管理紧密结合,双管齐下,全面实施8个方面的综合配套,组合成集约化的配套技术和管理体系,从而提高了池塘总体生产能力。经过3年努力,于1988年提前两年全面完成亩产吨鱼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全村1400亩池塘,商品食用鱼平均亩产由1985年的657公斤,到1988年增至1031公斤,总产达到1439.6吨,年产鱼能力相当于在原来基础上新增了一个亩产500公斤水平的千亩养鱼基地。鱼种自给率110%,渔本占总产值59.7%,净利润达到40.3%。3年累计增加食用商品鱼902吨,实现净收入104.5万元。
        蠡鸿村8个方面的综合配套措施是:一是改造鱼池,装备配套。池塘是养鱼生产的主体。该村在60年代和70年代两次改造治理老渔区的基础上,按照精养鱼池的标准要求,采取规定每亩鱼池在净收入中每年提取200元作为改造基金、分期实施组织质量验收、把改造鱼池投入与渔民年终分配挂钩等措施,从1985年冬季开始至1987年底,利用年终干池核产的间隙时间,先后分3批进行改造整治,共挖塘泥29.9万方(即平均加深0.3米)、疏浚随塘河浜7条、新筑内河石驳岸4500米、整修外河驳岸351米,从而使千亩连片鱼池区埂高塘深(成鱼池蓄水深度2.3—2.5米,最高达到3米)、面积适中(成鱼池塘口面积8—10亩、鱼种池1—6亩大小池配套)、能排能灌(对严重污染无力治理的河浜在河与池、池与池之间铺设管道)。并且重新组合以增氧机为主机的装备结构,通过更新设备、筛选机型,在全村1400个鱼池中共配置各种渔机425台,其中增氧机260台、机动船60条、电动机功率达到1186千瓦。
        二是调整布局,“成种”配套。鱼池布局是个相关性的动态结构。蠡鸿村为了提升成鱼池养殖面积、压低种鱼池养殖面积,采取改革生产体制和改进养殖技术的措施,对原来的生产体制实行“三个相对集中”:一方面集中管理“插花”低产地,即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72亩12口间插在蠡园乡的鱼池新组建村办渔场,通过加大投入改造和实行划片定人定点责任承包,把“插花池”集中起来经营管理;另一方面集中经营管理所属8个生产队一龄鱼种池,专门划定专池进行鱼苗发塘培育夏花,各生产队成鱼池与村属一龄鱼种池相互衔接,从而打破了每个生产队在成种养殖上的“小而全”的传统体制;再一方面集中各生产队主要精力、物力、财力和鱼池投入到养殖商品成鱼中,包括取消占鱼池总面积5%—8%的二龄鱼种池面积。通过实施“三个相对集中”,蠡鸿村成鱼池与鱼种池的面积比例,80年代初的85 ∶15迅速上升为91 ∶ 9,为商品成鱼的养殖扩大了面积。
        三是以销促产,模式配套。进入80年代中后期,长期依靠国家定购包销的水产供销体制转变为90%以上鲜活鱼货要靠自产自销的市场调节上来。蠡鸿村在开展千亩池塘亩产吨鱼技术试验的同时,跳出搞高产试验的框子,针对淡水鱼上市供应中存在的“春缺、夏多、秋挤、冬偏紧”的流通规律,坚持“两眼盯着市场需求转、生产方式随着需求而变”,积极调整放养结构,80%面积的成鱼池继续采用以青、草鱼为主体的混放密养轮捕轮放的生产模式,20%面积的成鱼池依据供求关系推行淡季市场抓个“早”、旺季市场抓个“快”、后期市场抓个“好”的各种模式生产,使市场应变能力明显提高,在赢得高产的同时也赢得了增收。
        四是饲料供应,粗细配套。80年代前,蠡鸿村鱼饲料的供应结构是以天然饲料为主,商品精饲料为辅。80年代中期后,由于受自然资源的制约,采集草、贝类饲料资源越来越少,使用精饲料只能跟随产鱼量的增长而增多。鉴于这种新情况,蠡鸿村在继续坚持“四看四定”(“四看”即看季节、水色、天气、鱼类吃食是否正常;“四定”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投喂管理技术。合理搭配投喂精粗饲料,为促进鱼类正常吃食生长,通常控制在1 ∶ 2 ∶ 4的比例投饲,即使用1斤精饲料,配合2斤旱因而有幸承担了这一光荣任务。
        1986年,蠡鸿村承担这一任务后,本着短、平、快的“星火”宗旨,依靠渔业自身积累增加投入,围绕“水、种、饵、管”生产要素,从专业养殖、集约管理、规模经营的实际出发,把改进创新养殖技术和改善加强经营管理紧密结合,双管齐下,全面实施8个方面的综合配套,组合成集约化的配套技术和管理体系,从而提高了池塘总体生产能力。经过3年努力,于1988年提前两年全面完成亩产吨鱼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全村1400亩池塘,商品食用鱼平均亩产由1985年的657公斤,到1988年增至1031公斤,总产达到1439.6吨,年产鱼能力相当于在原来基础上新增了一个亩产500公斤水平的千亩养鱼基地。鱼种自给率110%,渔本占总产值59.7%,净利润达到40.3%。3年累计增加食用商品鱼902吨,实现净收入104.5万元。
        蠡鸿村8个方面的综合配套措施是:一是改造鱼池,装备配套。池塘是养鱼生产的主体。该村在60年代和70年代两次改造治理老渔区的基础上,按照精养鱼池的标准要求,采取规定每亩鱼池在净收入中每年提取200元作为改造基金、分期实施组织质量验收、把改造鱼池投入与渔民年终分配挂钩等措施,从1985年冬季开始至1987年底,利用年终干池核产的间隙时间,先后分3批进行改造整治,共挖塘泥29.9万方(即平均加深0.3米)、疏浚随塘河浜7条、新筑内河石驳岸4500米、整修外河驳岸351米,从而使千亩连片鱼池区埂高塘深(成鱼池蓄水深度2.3—2.5米,最高达到3米)、面积适中(成鱼池塘口面积8—10亩、鱼种池1—6亩大小池配套)、能排能灌(对严重污染无力治理的河浜在河与池、池与池之间铺设管道)。并且重新组合以增氧机为主机的装备结构,通过更新设备、筛选机型,在全村1400个鱼池中共配置各种渔机425台,其中增氧机260台、机动船60条、电动机功率达到1186千瓦。
        二是调整布局,“成种”配套。鱼池布局是个相关性的动态结构。蠡鸿村为了提升成鱼池养殖面积、压低种鱼池养殖面积,采取改革生产体制和改进养殖技术的措施,对原来的生产体制实行“三个相对集中”:一方面集中管理“插花”低产地,即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72亩12口间插在蠡园乡的鱼池新组建村办渔场,通过加大投入改造和实行划片定人定点责任承包,把“插花池”集中起来经营管理;另一方面集中经营管理所属8个生产队一龄鱼种池,专门划定专池进行鱼苗发塘培育夏花,各生产队成鱼池与村属一龄鱼种池相互衔接,从而打破了每个生产队在成种养殖上的“小而全”的传统体制;再一方面集中各生产队主要精力、物力、财力和鱼池投入到养殖商品成鱼中,包括取消占鱼池总面积5%—8%的二龄鱼种池面积。通过实施“三个相对集中”,蠡鸿村成鱼池与鱼种池的面积比例,80年代初的85 ∶15迅速上升为91 ∶ 9,为商品成鱼的养殖扩大了面积。
        三是以销促产,模式配套。进入80年代中后期,长期依靠国家定购包销的水产供销体制转变为90%以上鲜活鱼货要靠自产自销的市场调节上来。蠡鸿村在开展千亩池塘亩产吨鱼技术试验的同时,跳出搞高产试验的框子,针对淡水鱼上市供应中存在的“春缺、夏多、秋挤、冬偏紧”的流通规律,坚持“两眼盯着市场需求转、生产方式随着需求而变”,积极调整放养结构,80%面积的成鱼池继续采用以青、草鱼为主体的混放密养轮捕轮放的生产模式,20%面积的成鱼池依据供求关系推行淡季市场抓个“早”、旺季市场抓个“快”、后期市场抓个“好”的各种模式生产,使市场应变能力明显提高,在赢得高产的同时也赢得了增收。
        四是饲料供应,粗细配套。80年代前,蠡鸿村鱼饲料的供应结构是以天然饲料为主,商品精饲料为辅。80年代中期后,由于受自然资源的制约,采集草、贝类饲料资源越来越少,使用精饲料只能跟随产鱼量的增长而增多。鉴于这种新情况,蠡鸿村在继续坚持“四看四定”(“四看”即看季节、水色、天气、鱼类吃食是否正常; “四定”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投喂管理技术。合理搭配投喂精粗饲料,为促进鱼类正常吃食生长,通常控制在1 ∶ 2 ∶ 4的比例投饲,即使用1斤精饲料,配合2斤旱草或4斤水草和4斤螺贝;全面推广配合颗粒饲料,由1985年多种精料和颗粒饲料投喂 1 ∶0.4,至 1988 年调整为 1 ∶ 1,使投喂颗粒饲料占商品精料总量的 49.8%;重视春秋两季的喂养,根据鱼类生长习性和轮捕轮放的生产需求,在饲养周期过程中重视做好春、秋两季投喂精饲料的比重。

        五是水质管理,作业配套。随着提高放养密度、加大投饲量,导致鱼塘水质耗氧急剧上升,对管好池塘水质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蠡鸿村进一步改进管水措施,实施“满水”放养逐步加水,由于冬季放养量比原来增加30%—40%,故在冬季时蓄水深度由过去0.8米加深到1.5米左右,到5月间进一步加大到最高水位,并相隔5—7天加注一次新水,用以补充日照蒸发和渗透水量以及调理水质,如此循环加水,全年池塘换水相当于2次。变过去常年施肥改为只施早春肥,随着池内鱼类投放量加大,鱼类自身排泄量随之加大而增加自然肥水,所以只安排早春3月前每亩投施8—10担有机肥,促进池水早肥,促进生物隐藻和轮虫的大量繁殖。合理使用增氧机,测定每亩负荷功率为0.6—0.7千瓦、每时节开机时机和时长,从而准确有效地调节控制了水质。
        六是人员结构,“四级”配套。为了加强生产技术的研究总结,蠡鸿村于1985年底建立了集体民办的河埒池塘养鱼研究所,并根据养殖生产实践需要,搭建起了拥有四个层次的人才结构。第一层是聘请上海水产大学“深知河埒渔情”的谭玉钧教授、王武副教授等为常年技术顾问,与村办研究所成员组成智囊决策层;第二层由村3名渔技员和水产专业干部会同各场队长组成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指挥执行层;第三层由54名养鱼技工组成村办研究所的科学示范推广队伍;第四层由近300名养鱼劳力,按专业分工组成联合作业层。在构建形成上下贯通的养殖人才结构基础上,坚持采用以老带新、举办技术讲座、利用渔闲季节开展相关短期集训、组织相关力量研究攻关生产技术问题等有效做法,着力提高人员的养殖技术水平。经过3年努力,全村从事养鱼的劳动力从1985年的589人减少到1988年的483人,人均负担水面由2.5亩增至2.9亩。
        七是经营管理,产销配套。千亩鱼池亩产吨鱼技术试验,包括建立产销一体化的经营管理体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蠡鸿村从本村实际出发,在实行统一生产计划和放养布局、统一采购分配渔需物资、统一大型渔机具调配和鱼池区基本建设规划、统一鱼货销售处理、统一各项数据记录统计和财务管理的“五统一”基础上,用专业分工集体承包、加强定额管理的方法,稳定村集体经济的主体地位,把调动养鱼者的生产积极性与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更好地统一起来,发挥养鱼生产的规模效益。以生产管理、技术管理、效益管理为要求,在数据采集、计划制定、饲养管理等方面加强基础管理和鱼池档案管理。同时,拓宽市场销路,建立村办水产网点批发和零售,加强与工厂食堂、饭店、宾馆等大单位的挂钩直供,均衡上市适销对路的鱼产品,使自产自销的经营能力得到明显加强。
        八是讲究效益,资金配套。不断加强村集体固定资产(包括渔具、渔船和部分生产用房)的管理;实施定组定人管理和维修保养,使百元固定资产在渔业产值中的比率由 1985 年的 205 元上升到 1988 年的 296 元。在1986—1988年村集体积累资金231万元中,按照集中资金分期实施的方法,拿出91.2万元用于改造鱼池。管好生产流动资金,控制场队内部渔业与副业之间融通调节,加快资金周转利用,杜绝资本挪作它用。从而以良好的资金配套保证了渔业正常生产需要。
        蠡鸿村承担的千亩池塘商品鱼亩产1000公斤技术试验项目,于1989年6月27—28日,由江苏省科委组织专家进行了鉴定。参加这次鉴定的专家有:中国水产科学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副所长欧阳海,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副所长陈乃德,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胡保同,上海水产大学副教授姜仁良、王道尊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江苏省以及无锡市水产研究所的专家共计10人。专家一致认为,该试验项目工艺设计合理,技术路线正确,通过挖潜、改造、革新,创造性地解决了鱼池改造、鱼种自给配套、水质控制、经营管理等主要问题,在静水条件下千亩连片精养池亩产食用鱼达到1031.2公斤系国内领先,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江苏省科委以编号(89)苏科鉴字074号给该村颁发了《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该项目取得成功后,1988年由无锡市科委组织拍摄了《千亩池塘亩产吨鱼技术》电视片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推广。1987年9月,联合国科技发展中心委托美国“环球瞭望”电视公司在蠡鸿村拍摄了《千亩池塘亩产1吨商品鱼》的电视片,向159个联合国成员国播放推广。同时,蠡鸿村把“新养鱼经”念到湖南、安徽、山东、苏北、东北等各省区,从而使“八字精养法”在全国得到了推广普及。1990年,“千亩吨鱼项目”获得国家级星火计划二等奖,这是当年全国水产业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该村渔工商公司经理张开声专程赴北京参加农业“星火计划”表彰大会并上台领奖。
        郊区在重视抓好蠡鸿村“星火计划”项目探索实施的同时,着力推广该村“星火计划”中的成功技术和经验。组织全区各渔业场队领导和技术人员到蠡鸿村参观学习,开展现场经验交流。针对全区部分乡镇80年代才开挖鱼池缺乏养鱼技术人员的实际,从河埒公社及蠡鸿村抽调技术骨干上门辅导,帮助普及“八字精养法”技术和管理经验。组织不同层次人员参加技术培训班和技术讲座,为全区养殖区培养专门人才。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八字精养法”普及工作检查评比,实行奖优罚差措施,激励各渔业场队学习蠡鸿经验。通过持续的推广普及,包括80年代刚开始养鱼乡镇在内的全区各乡镇渔业场队都较好的掌握应用了“八字精养法”技术,逐步培育形成了一支专业养殖人才队伍,同时实现了全区养鱼亩产的稳产高产,至1985年全区13836亩鱼池亩产达到了570公斤。

第三节 开展多种经营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号召全党全国人民要打破僵化、解放思想、一切向前看。全国人民由此开始摆脱长期左倾思想的禁锢,以豪迈的热情进入新时代。郊区区委、区政府以及全区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冲破各种干扰,勇于大胆实践,善用天时、地利、人和条件,在农业发展中以多种经营为方向、以市场需求为追求,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使全区呈现出在养殖上从单一养鱼变为鱼禽畜配套生产、在经济结构上从单一农业变为社队工业和商旅服务业等齐头并进的多种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变单一养鱼为鱼畜禽配套生产。河埒水产养殖场从1980年开始,在1155.5亩的鱼池区,实行渔场、猪场、鸭场、奶牛场和蚕蛹加工厂等环链配套生产,自建孵化场,自主繁殖苗猪、奶牛、鸭苗并加工松花蛋、咸鱼等。该场经测算,每头牛年产牛粪约165担,每只鸭年产鸭粪约20担,每头猪年产猪粪约146担。按照生态环链饲养方法,该场将牛、鸭、猪粪和蚕蛹下脚料下池肥水喂鱼,将鸡粪拌食喂母猪、将鱼吃螺蚬喂猪鸭,并在鱼池中开展8个品种鱼的大小搭配混养,从而实现了肥料与饲料残渣的综合利用,并取得了明显的养殖效益。山北乡、黄巷乡、扬名乡、广益乡等乡各渔业场队充分利用本地食品加工厂下脚料和蔬菜下脚料多的资源优势,创办养猪场、养鸡场等,与养鱼场配套生产,形成了一定的鱼畜禽环链配套生产能力。

        推进特种水产养殖快速发展。伴随水产品价格放开,水产品的大流通、大市场格局逐步形成,外地的大宗淡水鱼大量涌入我市,影响了地产淡水鱼的销售,加之养鱼物化成本上升、渔民养鱼效益下降、大量鱼池区被城市建设征用等问题的出现,从80年代后期开始,郊区各渔业场队从注重养殖传统四大家鱼逐步向特种水产养殖转向。从特种养殖品种来看,以试验养殖市场看好、经济价值高的品种。1985年,郊区首次引进试养生长快、耐低氧、养殖周期短、鱼病少、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革胡子鲶鱼取得成功后,迅即在黄巷乡刘潭水产场、蠡园乡水产一场、南站乡水产场等场队组织扩大养殖,至1994年全区共放养460多亩,亩放2500尾,净收入85.8万元,亩均利润1861元。1985年在黄巷刘潭水产场试养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取得成功,该场以及大浮乡水产场组织扩养试验,为其他场队开展河蟹养殖积累了经验。1987年,由无锡市水产研究所从广西引进具有个体大、生长快、杂食性、肉质好等特点的罗氏沼虾进行养殖,并在大浮乡长广水产养殖场开展罗氏沼虾苗种繁殖生产,至1992年全区养殖罗氏沼虾就达到101亩。80年代后期,以养鱼业历史悠久、稳产高产著称的河埒乡逐步形成了特种养殖五大特点:蠡鸿村养殖青鱼300多亩;河埒水产场养殖鳖鱼30多亩;梅园水产场成为养殖罗氏沼虾、澳大利亚银鲈的基地,银鲈是1995年该乡养鱼技术服务公司与澳大利亚克来斯托银鲈公司合资18.8万美元建办的“无锡市华澳银鲈有限公司”从澳大利亚引进的;友谊水产场以养殖美洲 鱼为主;大箕山水产场则是养殖加洲鲈鱼的生产基地。截止到1995年,郊区养殖的特种鱼有革胡子鲶、河蟹、罗氏沼虾、河豚、鳖鱼、乌龟、银鲈、 鱼、鲈鱼、白鲳、鳜鱼、牛蛙、河蚌等15个品种以上。从特种养殖场队来看,不仅实现全区广覆盖,而且重点养殖大户突出。在重点特种养殖大户中,比如广益乡广丰水产场于1994年投入500万元,建造了一幢1480平方米的连跨混凝土养鳖温室,建种鳖池30亩、成鳖池30亩,后又建3幢5400 平方米的幼鳖池,1998年供应市场商品鳖32万只,成为无锡市养殖特种水产品的龙头企业。又如黄巷乡刘潭水产场,敢于在特种养殖上试验,曾先后试养过革胡子鲶、中华绒螯蟹、罗氏沼虾等多个品种,不仅获得成功为面上推广提供经验,而且取得不错的经济收益。比如河埒水产养殖场特种队在养殖鳖鱼中取得亩利1396元的好成绩同时,不断扩大特种养殖品种,以养殖黄鳝、蟹、福寿螺、蜗牛等多个品种见长。又如大浮长广特种水产苗种场,1995年投资66.7万元,建造罗氏沼虾繁育温室1184 平方米,当年繁育罗氏沼虾苗776万尾,1996年扩大到2650万尾,至2000年累计人工繁育罗氏沼虾苗12684万尾,养殖面积有382亩,年产量达到48946公斤。并在马山投资30万元建造200 平方米河蟹育苗场。该场从1988年开始涉足特种养殖到2000年,共投资287.97万元用于建造苗种繁育基地、鱼池整修、增添渔业机械、生产设备等,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从1986年产值18万元、劳均收入1000元,到1990年产值65.6万元、劳均收入2502元,再到1996年产值280.3万元、劳均收入突破10000元,创出历史最好水平。再比如东 特种水产场(时为锡山市管辖),于1992年投资2000万元,建设110亩的特种养殖基地,实现鳖鱼工厂化养殖,形成年产鳖鱼50吨、幼鳖10万只的生产能力,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繁育饲养,使鳖鱼育成时间由4年缩短为15个月。从特种养殖面积来看,1986年全区特种养殖池塘面积不足100亩,到1992年增加到625亩,到1993年迅速增加到1554.6亩、占养殖总面积的12.2%、是1990年养殖面积的2.58倍,到1995年又增加到1911亩、占养殖总面积的17%,到2000年又扩大到3825亩、实现特种养殖产量719吨。从特种水产养殖品种产量来看,也是初显规模。截止到2000年,郊区特种水产品种养殖面积和产量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其中鳜鱼1002亩,产量42.9吨;罗氏沼虾382亩,产量48.9吨;罗非鱼1322亩,产量613.23吨;加州鲈鱼793亩,产量259吨;白鲳67亩,产量21.2吨;青虾774亩,产量33.65吨;河蟹156亩,产商品蟹4926公斤;石斑鱼7亩,产量2000公斤;长吻 3亩,产量600公斤;黑鱼218亩,产商品鱼40.8吨;河豚14亩,产量3430公斤;美国 鱼53亩,产量21.1吨;红螯虾3亩,产量500公斤;黄鳝25亩,产量706公斤;锦鲤20亩,产量2462公斤;河蚌育珠3亩,产珠15公斤;稻田养蟹450亩,产商品蟹22吨;养鳖温室2.9万平方米,产仔鳖20.65万只;池塘养鳖246亩,放幼鳖479680只,产成鳖184.72吨。郊区推进特种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不仅活跃了水产品市场、适应了不同市场需求,而且增加了养殖渔民的收入、改善了生活,实际上取得了生产者、消费者的“双赢”效果。

        因地制宜发展旅游服务业。地处太湖风景区的各渔场,充分利用太湖自然风光和自产鱼货的优势,发展旅游服务业。位于五里湖畔的蠡园乡溪南水产养殖场,1980年腾出办公楼,办起了第一家太湖旅游服务社。该场利用场内自产鲜活鱼供给宾客食用,形成吃、住、行配套服务,并同上海企业等单位挂钩定期安排人员来场休养,解决客源问题,当年即实现旅游服务营业收入14万元、获利4万元的可观效益。溪南水产养殖场实行以商补鱼、以鱼促商的途径开展多种经营,迅速扭转了经济效益停滞不前的状况,使该场生产经营出现了新的转机。蠡园水产二场,1985年在中桥开设了全市独此一家的西餐厅。河埒水产场,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即获批无锡市第一家“自己生产、自己加工、自己销售”的农工商企业,开始兴建宾馆、疗养院和“渔乡楼”餐厅等设施,吸引中外游客。到1985年,郊区共有12个渔业场队,结合自身条件建办了旅游服务社、疗养所等各式旅游设施,共设有床位1200多张(不包括水产招待所),仅靠床位营业收入1年就达到50多万元。
        大力发展工商企业。无锡的电子产业始于20世纪70代初。位于河埒乡的无锡电视机厂、无锡无线电厂和无锡微电子联合公司是无锡电子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他们在发展腾飞阶段,急需相关上下游产品的配套。为此河埒乡蠡鸿村抓住有利条件和发展态势,于1983年创办了录音机配件厂,形成了年生产2000万套组件、250万件机蕊的生产能力,为无锡无线电厂所需全部组件生产配套。至1985年该厂加工产值即达到81万元,实现利润23万元。1985年3月,蠡鸿村又创办溪河修配厂,实现产值56万元、利润11万元。至1987年,蠡鸿村实现了渔、工、商三业经济产值3.133亿元,成为无锡郊区的一个“明星村”。至20世纪末,该村拥有工业企业40家、商业企业18家、房地产开发公司1家以及副食品等3个专业市场,组建成立了蠡鸿集团有限公司。其中该村渔业一队于1984年创办无线电配件厂,主要为无锡市无线电厂装配线路板,后又建成一条生产流水线,使该厂成为无锡无线电厂的机芯分厂。1985年组装收录机整机3万台、完成产值57万元、实现利润11万元,同时还创办了河埒水泵厂。蠡鸿村历经多年探索实践,形成了“养鱼起家、工业持家、商业发家”的产业发展格局。

        20世纪70年代以来,郊区各渔业场队像蠡鸿村、渔业一队这样,依托市属工业和外地大厂配套需求,通过寻找人才资源、产品资源、资金资源,积极创办工商企业形成热潮。截止到1990年,全区各渔业场队创办各类大小工业企业100余家,涉及电子、纺织、服装、机械加工、五金、食品等众多行业。同时,每年提供的猪、禽、蛋、牛奶等荤食品达到200—250万公斤,占全区荤食品总上市量数(除鱼以外)的四分之一。各渔业场队经过多年努力,多种经营取得了良好效果。至1985年全区渔业场队已形成了36%为渔业、4%畜牧业、55%为工业、5%为商业的多种经济结构,彻底改变了一渔独大的单一生产经营模式,为发展经济和改善渔民生活闯出了一条新路。
        在郊区各渔业场队兴办旅游服务和工商实业中,河埒水产养殖场所取得的规模最大、名气最响、产业也最多。该场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多种经营,从创办活鱼商店、水产饭店和生产针织、电容产品的小企业开始,生产经营效益日见起色。至1984年该场创办7年来,共投资136万元,即拥有固定资产169万元、集体积累29.44万元、生产鱼种54万公斤、商品鱼497.6万公斤(亩产达到1177公斤、获净利81.77万元)以及其它荤食品453.82万公斤,使在场社员劳均年分配收入达到1061元。
        在此基础上,河埒水产养殖场继续扩大多种经营。1981年,该场通过吸引外资300多万元,在五里湖畔建成拥有8幢水榭式旅游设施的郊区农民疗养院,时被称为全国第一家农民疗养院。1984年起,又相继创办家禽肥肝食品厂、年产50万只的自动化养鸡场、具有2000吨储量的冷冻厂、拥有5000吨年生产能力的饲料加工厂以及蚕蛹厂、传感器厂等,闯出了一条综合生产经营的路子。

        1984年,河埒水产养殖场先后在市内开设除水产门市部外的饮食店、渔乡商场、灯具公司、渔乡包装食品、江南艺术社、烤鸭馆等16家工商企业和商业网点。在这些工商企业和商业网点中,位于三凤桥的无锡市中心位置的无锡烤鸭馆于1987年1月18日正式开张营业,倍受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注。继烤鸭馆之后,该场又在繁华的上海市区创办锡开公司,专门销售企业自产的各类荤食品。
        1985年,由河埒水产养殖场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市黄氏实业有限公司合资在澳大利亚创办河埒乡第一家境外企业— —中国太湖酒家。该酒家总投资60万美元,中澳双方各半,澳方出地皮、房屋等,该场以物代资、提供全套红木家具、中式餐具、国产灯具等。1986年7月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以“全国第一位跨出国门的农民企业家许福民”作了报道。此举被誉为开当代中国农民境外办企业的先河。随后,河埒水产养殖场还在澳大利亚的默里河南岸的温特沃思与无锡市第一毛纺厂、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的黄氏实业有限公司和华夏有限公司四方合股创办中国太湖农场,投资99万美元(中方投资74.25万美元,澳方两家公司各占投资的12.5%),占地6.5万亩,年养羊4000头。1989年,向国内提供澳羊毛80余吨,创汇64万美元。这一年,该场又用在澳大利亚创办的两家企业所创造的积累,在墨尔本市唐人街独资开办中国北京烤鸭店。
        1989年,河埒水产养殖场获批成立江苏河埒渔工商集团公司。1996年,该公司又与上海锦江集团、香港祥丰公司共同投资在无锡市烤鸭馆旁建起无锡锦江大酒店,共28层、高98米,顶层设有无锡市区一流的旋转餐厅。至2000年,该场在养殖业受到诸多限制和挑战的情况下,仍然实现出栏家禽220.3万羽、上市鲜蛋81.26万吨、创造产值2000万元的养殖好成绩。由此,该场实现了从单一养鱼业发展形成了包括养殖业、加工业、商贸业、旅游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渔工商大型企业集团。

第四节 发展休闲渔业
        休闲渔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经过10多年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无锡鱼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渔业生产经营体制脱离计划经济模式后而出现的一种新模式。休闲渔业的逐步兴起,是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人们生活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的重要标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无锡水产品市场极大丰富,出现了供大于求、渔民卖鱼难的现象,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水环境发生急剧恶化,渔民又发生了养鱼难的问题。即便捕捞渔民也发生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太湖经过长期的小网目网具的大范围捕捞,使渔业资源种群下降很快,尽管从1984年开始实行半年封湖禁捕保护种群,但仍使渔民捕捞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渔民面临调整产业结构的新挑战。与此同时,经过1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明显提升,业余生活也逐渐呈现多元化和休闲化。正是由于渔业生产的内外因发生了显著变化,休闲渔业由此应运而生。
        休闲渔业不同于传统的池塘养鱼和捕捞渔业以渔产品数量和质量为主要依据进行交换货币的生产经营方式,而是以提供服务平台和条件,供人们休闲怡情、观赏取乐的一种服务经营新方式。80年代后期,郊区一部分头脑活络的渔民在商品经济大潮熏陶下,解放思想,摆脱束缚,从社会需求出现新变化中看到商机,率先搞起以渔为休闲载体内容的生产经营,历经90年代逐步发展成长,到21世纪初初现一个新产业的雏形。
        这期间,郊区兴起的休闲渔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业态:一种是养殖渔民利用鱼塘外荡,开展垂钓业务,实行养钓并举。据马山水产养殖场原场长丁健培(2015年退休)回忆说:“从80年代后期开始,有一些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提出星期天到鱼塘边钓鱼,也有少量亲戚朋友提出同样的要求。起初他们来了,我就写个条子给鱼池管理工,允许他们垂钓,并允许将钓到的鱼不收钱各自带回家。到90年代初,要来钓鱼的人越来越多,除亲眷的亲眷、朋友的朋友外,更多的是企事业单位把组织外出钓鱼作为一项工会活动,以工会费支付给养殖场。那时我场提供钓鱼设施十分简陋,仅在鱼池近水处用木板搭些平台,在鱼池水口斜坡修建成台阶,并将靠近水口的周围筑成小路贯通各个钓台。从熟人、朋友来鱼池钓鱼,到单位组织垂钓和社会人员垂钓收钱,不仅人数越来越多,而且收入也日渐增多,每年鱼池经营垂钓业务所获已是一笔不小的收益。”

        东、西五里湖水产养殖场利用沿湖优美风景资源,开展外荡垂钓经营,不仅为自身创造了经济收入,而且使垂钓者得到“人在画中”的精神享受。每当垂钓者蹲坐在湖岸边、树荫下手握鱼竿,近观湖面碧波荡漾、浮标随波逐浪,远眺青山连绵、蜿蜒起伏,仰望天上白云朵朵、朗朗乾坤的气象万千尽收眼底,顿有超凡脱俗、恍如神仙的感觉。钓者,爽也、静也、怡也、乐也。所以在90年代初,五里湖外荡养殖场垂钓者人气最足。此外,这两个养殖场以及河埒水产养殖场、蠡园水产养殖场、龙寺生态园游钓场、红沙湾旅游生态园、九龙湾生态休闲园等,还利用太湖及园内养殖水面,开拓延伸休闲业务,其中包括垂钓烧烤、观看池塘牵(捕)鱼、鸬鹚捕鱼表演、湖滨天然游泳场和乘座游艇游玩等项目最受游客青睐。
        休闲渔业另一种业态即是马山举办太湖国际钓鱼节。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马山区在休闲渔业刚刚兴起之初,就开始思考如何利用垂钓这个平台做足文章。滨湖区档案馆保存的1992年9月17日马山区区长贡小竞在首届中国无锡太湖国际钓鱼节情况介绍中(宗卷号604·目录号1·1992案卷号7),有这样一段文字:“我们将通过钓鱼节进一步展示无锡马山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和马山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对外形象,从而进一步吸引海内外人士来马山旅游、度假、观赏、投资……目前已建立了太湖自然垂钓保护区,投入大量资金对垂钓中心进行改造和扩建,使垂钓中心到时候适应大型国际性垂钓比赛的要求。”该卷号档案资料同时记载,首届马山国际钓鱼节有无锡代表60人、国内其他省市代表队35个,以及来自美国、法国、日本、德国、新加坡、韩国和中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钓鱼代表队和经贸客商150多人参会,还有特邀代表队等中外人士,总人数达到2000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时任无锡市副市长、无锡太湖国际钓鱼节组委会主任张怀西,在9月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无锡是我国最早成立钓鱼协会的城市,马山区已有良好的钓鱼基地和渔具生产基地,首届无锡太湖国际钓鱼节定于9月18日至21日举行。钓鱼节具体项目有:钓鱼比赛(分团体赛、个人赛、康乐赛、单项赛,种类有手杆钓、太湖抛竿、菱塘钓、单品种鱼钓和接力钓等);举办中国渔具展销会;召开渔文化研讨会并举办《中国钓鱼大观》首发式;举办对外经济贸易洽谈等。太湖国际钓鱼节当时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吸引了国内众多新闻媒体。档案资料显示,到马山采访钓鱼节活动的主要媒体有: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 《解放日报》、 《文汇报》、 《体育时报》、 《江苏旅游报》、 《扬子晚报》等,无锡本土的主流媒体无锡电视台、《无锡日报》等也派出强大的采访阵容予以重点报道。据统计,钓鱼节期间直至活动结束后一段时间,国内各媒体共发稿60多篇,对首届无锡太湖国际钓鱼节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无锡日报》对本届钓鱼节取得的成果作了梳理统计:“钓鱼节期间马山喜事盈门,16家中外合资企业举行了开业庆典,国家旅游度假中心马山金鸡岭别墅区奠基动工,国内外客商纷至沓来,草签了10多份意向书,总投资额达到几十亿元人民币,吸引了全国主要渔具厂参加渔具展销会,无锡三星渔具公司与客商成交额达到60多万元。”《扬子晚报》则在9月24日用“太湖钓鱼节钓来‘大鱼’,草签项目总额数十亿元”作为标题报道了本届钓鱼节的经贸成果。
        首届钓鱼节所取得的成果,得到了当时无锡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在1993年举办第二届太湖国际钓鱼节时,升格为无锡市人民政府主办、马山区政府承办。当时市委书记洪锦炘、市长于广洲都出席了10月8日的开幕式。节会期间,打出了“银线连四海、金钩结友情”的宣传标语,增加了马山民间马灯舞表演、舞狮队表演、军民共建驻锡部队战士100人擒拿格斗表演等团体操表演和焰火文艺晚会等内容。这次钓鱼节由国内56个团体代表队和新西兰、葡萄牙、日本、中国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的19个代表队共计265名选手参加比赛。第二届钓鱼节的主题是宣传马山,扩大马山的知名度,为开发马山旅游作舆论准备。为此,《文汇报》11月13日用“钓翁之意不在鱼”作了详细报道。1994年举办的第三届太湖国际钓鱼节又与金秋经贸洽谈会结合在一起,并增加了赏月晚会、啤酒节等活动内容。1995年举办的第四届太湖国际钓鱼节,正处于灵山大佛景区建设中,为此组委会把钓鱼节与宗教活动相结合,使钓鱼节活动更加大众化、平民化,参与的人数以万计。1996年举办的第五届太湖国际钓鱼节,则列为“96中国度假休闲游”的主体活动之一。滨湖区档案馆保存的9月29日的《新民晚报》以“钓鱼节面向大众”为题对第五届钓鱼节作了详细报道,其中一段报道是这样写道:“本届钓鱼节的特点是注重面向度假休闲市场,面向大众旅客,着力探索垂钓活动与度假休闲相结合……将迎接80余个国外和国内垂钓代表队、旅游观光团队和经贸考察团队来马山,并将吸引8万左右的大众旅客光临马山国际钓鱼节活动。主办单位首次举办新奇刺激的水上开幕式。节会期间,不仅垂钓运动员可以参加比赛,广大游客也可以报名参与比赛;游客可以观摩竞争激烈的国际钓鱼比赛,还可以直接报名参加妙趣横生的家庭兴趣垂钓、 ‘标的鱼’垂钓有奖比赛。” 《新华日报》在10月9日的一篇报道中说:“金秋十月,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国际钓鱼节、月亮湾一日游、慕湾生态农庄、灵山庙会、赛花会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吸引游人来太湖之滨度假。国庆节以来,这里就接待游客15万人,其中包括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 《人民日报》在10月8日刊发大幅新闻照片,以眉题“国际钓鱼节在无锡摆开阵容”、正题“两千银钩撒太湖”给予报道。
        举办钓鱼节,不仅仅取得有形的经济成果,还带来了不少无形的收获。据马山区主办的《马迹山报》报道:日本选手小寺俊是一名建筑商人,他参加第二届钓鱼节比赛时是一名代表团成员,在比赛结束后他意犹未尽,高兴地对组委会成员说下届他将自己组建一个团队来参赛。另一名日本选手八木喜昌是一名新闻记者,钓鱼节期间,他发回的钓鱼节报道被《产经体育报》采用,他说回国后还要发3篇报道,让更多的日本国民知道中国无锡马山是个好地方。楠森史郎是位日本投资商,钓鱼节期间考察了马山不少地方,对马山很感兴趣,有意进一步考察投资项目。新西兰选手爱华德·阿伯特·鲁宾逊在哈密尔顿市从事教育工作,经常向学生讲授钓鱼课,这次他来马山参加钓鱼节比赛,虽没有拿到名次,但他风趣地说:“新西兰的鱼笨,好钓;中国的鱼聪明,难钓。其实钓到钓不到鱼无所谓,钓鱼本身是一种非常好的享受,人浸身于大自然中,能使人安静休闲,若钓到鱼则是大自然对自己的一种额外补偿。”他还说:“马山真美,下届还要来。”这些来自于各国的钓鱼选手,回国后大谈马山钓鱼经、马山风景,成为扩大马山在国际知名度的义务广告员,是马山钓鱼节最重要的隐性收益。

        休闲渔业的再一个业态就是开展观赏鱼的养殖。筹建于1983年10月的无锡市观赏鱼养殖场,位于蠡园乡滨湖渔业队(今属蠡园街道湖滨社区),由湖滨村和湖滨渔业队划出土地13.5亩,于1984年开始边基建边试养,到1985年建成初具规模的养殖场。建成后的养殖场是当时无锡最大的观赏鱼生产基地,拥有15名专业饲养人员以及1600平方米的24口水泥池、120平方米的净化池和早繁温室等设备。建成当年即饲养50个金鱼品种、30多个热带鱼品种,培育出金鱼20万尾,其中正品14万尾。这些观赏鱼除在国内销售外,还远销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香港地区,取得了不俗的经济效益。由于养殖观赏鱼技术难度较大、成本也较高,该场在筹建过程中得到江苏省水产局、郊区水产畜牧局和养殖公司等资金帮助和技术支持。20世纪末,该场在城市化进程中因规划征用土地需要被迫关闭。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郊区渔业在推进多种经营过程中,许多渔业场队在开展食用特种水产养殖的同时,也探索试养供人们观赏的各类鱼品种的养殖。广益乡广丰水产场于1997年与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鱼研究中心合作,开展包括巴西龟、小白鲨、彩虹鲷、大鳄鱼、俄罗斯鲟等稀有观赏品种的养殖并获成功,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河埒水产养殖场开展锦鲤、长吻鮠等观赏性强的品种养殖,十分畅销。大浮长广特种水产苗种场,依托建造的繁育温池开展市场有需求的观赏鱼品种培育生产。
        2003年,由新加坡锦鲤养殖场、马来西亚欣昌锦鲤养殖场和无锡市明珠水产良种引繁场共同投资,在马山千波桥附近注册成立无锡欣昌锦鲤特种水产有限公司,2004年正式投产。该公司占地363亩,拥有48个室外土鱼池、46个室内展示池,主要养殖红白、大正、昭和、秋翠、浅黄、落叶、蓝衣、五色、孔雀、贴分、菊水、红写、白写、银鳞、九纹龙、白金、黄金等20多个高中档观赏锦鲤品种。2005年,销售收入500余万元。

第五节 彻底告别养鱼业
        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无锡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郊区养鱼业出现了水污染严重、养殖渔民进厂上班、城市建设规划需要征地拆迁等严重制约因素,特别是进入21世纪初城市化建设和治理水环境的力度明显加快后,郊区养殖渔区土地被广泛征用,一个延续几百年历史、在近现代曾经辉煌的池塘养鱼业彻底结束。同时,世代从事捕捞和养殖的渔民也由此结束了养殖生涯,由渔民全部转变成了城市市民。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无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工业污染物以及农田面源农药化肥的流失和城乡生活废水不断向河湖排放汇集,造成了水体水质的严重污染。70年代后期,仅从蠡桥到梁溪路一段沿线,就有太湖造纸厂、色织一厂、天元麻纺厂、机床厂等众多排污工业企业,他们日积月累地排污导致这段河流水体水质遭到严重污染,常常使路过这段河流的整船鱼喘息死亡。从蠡桥到大渲口共有9条随塘河浜,其中4条常年发黑发臭,河埒渔业大队沿梁溪河的1400多亩鱼池,从1983年后就再也不能用这4条发黑发臭的河浜水入池,其它5条河浜污染也日益严重,平时只能看水色选择使用。河埒乡渔业一队鱼池区有3条河浜已变为臭水浜,导致连续取得亩产2000公斤的试验鱼池,到1985后也被迫停止试验。郊区范围内像梁溪河沿线水体污染影响池塘养鱼的情况日益增多,如广益、黄巷、山北、扬名、蠡园等乡镇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污染导致养鱼用水困难的问题发生。据郊区渔政管理站对养鱼水面污染造成损失的初步统计,从1978年至1985年5月,郊区因水体污染而直接导致死鱼的就达4.05万公斤,经济损失1万多元。这是1985年前后的水污染情况,到了90年代这种水污染更加严重,渔民到了为水犯愁的程度,愁在水污染死鱼减产、出产的鱼品质下降而不好销售。
        从1995年开始,郊区陆续组织退渔还湖,恢复生态环境,因而使池塘养殖面积逐年减少。到2000年全区池塘养殖面积已骤降至1026亩,上市淡水鱼产量也降至6279.6吨、产值7656.8万元。特别是2006年发生的因大面积蓝藻爆发而导致的太湖水危机,在中央以及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无锡市组织开展了一场以治理太湖水为主要内容的治水攻坚战,实施了包括截污、建排污管网、取缔沿湖养殖业和化工、印染等工业污染企业以及生态治污和开展湖面蓝藻打捞等一系列的治理措施。由此,包括五里湖围箱养殖、湖岸沿线池塘养殖在内的养鱼业一律被取缔。
        90年代末,无锡市委、市政府着眼于城乡一体、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品质的迫切需要,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项分规划。作为无锡城市近郊四周的郊区,包括大面积蔬菜区、养殖区为主的城市副食品供应基地和农耕区成为总体规划中的重点开发建设区域,由此拉开了郊区城市化建设的大幕。特别是进入21世纪初,随着席卷全国的城市化建设浪潮,无锡市委市政府对市区行政区划作了大范围的调整,在原郊区基础上划入原马山区以及原锡山市沿湖部分乡镇组建新的滨湖区,同时将原锡山市拆分为锡山区和惠山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制定城市总体规划,以前所未有的投入力度和建设速度,加快了无锡城市化建设进程。正是在这一轮的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原本属郊区的蔬菜区、养殖区、农田区以及大量的街区村庄和乡镇企业占用土地被拆迁征用,或用于城市路网、或用于城市公用建筑、或用于新建商品房居住区、或用于安置拆迁居民、或用于修复生态环境,或用于经济开发区,等等。加之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从事养鱼业的比较优势日益衰减,郊区(即滨湖区)养鱼业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不足10年时期,养殖面积从减少到退出,彻底告别了历史舞台。
        2001年,由于在梁溪河北岸兴建梁青路西延段和治理太湖水需要,征用河埒镇沿线部分鱼池面积近千亩。
        2002年3月,经无锡市人民政府批准,无锡市国土资源局对梁青路地块1000多亩(东至西郊宾馆、南临梁溪河、西至梁湖路、北到梁青路)使用权挂牌交易出让。这一地块正是河埒镇主要池塘养鱼区,全被征用开发建成金色江南商品房居住区。
        2002年6月,无锡市人民政府对蠡湖周边涉及河埒、蠡园、大浮、渔港等4个乡镇和蠡园经济开发区的5个区域实施退渔还湖工程,共搬迁关闭企业48家、拆除各类房屋8万平方米、清理鱼塘2437亩、分流安置养殖场务农人员和企事业单位职工21972人,同时还对五里湖约2000亩围网养殖进行彻底清理。
        2004年2月,成立于1977年7月的梅园水产养殖场因滨湖区调整优化镇、街行政区划需要,从河埒镇划归蠡园街道后,使郊区养鱼重镇河埒镇从此全部终止渔业生产。
        自1970年围湖造田上岸,使世代漂泊在水上的捕捞渔民有了固定驻地。这些捕捞渔民从70年代起开挖鱼池2048亩,从事养鱼业并学习种植稻麦、蔬菜、瓜果和饲养禽畜等业,到1979年拥有7家社办企业和3家队办工厂,1981年又发展旅游服务业,形成渔工商旅综合经济发展格局的渔港公社(乡),2003年乡域被全部征用。渔民全部被安置到政府统一施建的拆迁安置房内,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全部“离水”进入工商企业上班或自主创业,过上了城市生活。
        至21世纪初,原郊区的广益、南站、大浮、黄巷、山北、胡埭等乡镇的渔业场队,也陆续被征用拆除。这些乡镇除大浮、胡埭两乡留在新建立的滨湖区外,其余均划归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即后来组建的梁溪区)和新区(即后来成立的新吴区)。同时,从原锡山市划归滨湖区的南泉、雪浪、东降、华庄乡镇和并入的马山区的渔业场队除个别保留外也全部被征用。
        总之,包括渔民在内的郊区农民随着无锡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和治理环境、修复生态的需要,原本的农村、农业、农民的身份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就业上,从1987年开始,无锡市劳动部门对郊区农村土地征用剩余劳动力全部实行就地安置,转为大集体性质职工和乡镇企业的固定工。至2000年,全区有7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转为大集体职工。至2006年,根据2004年无锡市政府制定出台的《无锡市征用土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暂行办法》,对失地(鱼池)的农民给与土地补偿费和区分不同年龄阶段的就业安置及相应保障。在户籍关系上,全区所有农村户籍人员全部转为城镇居民户口,实现了户籍管理的城镇化。在房屋居住上,按照市区拆迁补偿政策,所有拆迁的农渔民全部搬进了由政府统一施建的拆迁安置房小区内居住,每户家庭都拥有2套甚至5至6套的住房,其居住环境和配套设施达到城市商品房小区的建设水平。在社会保障上,凡在企事业单位就业人员都依法参加了社会保障;凡已退休退养的农渔民都纳入了城镇居民和农民集体的养老、医疗保障体系;并在各居住社区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养老服务,做到了应保尽保。在家庭收入上,一般家庭都有工资收入以及包括农民股份合作社资产经营分红、房屋出租等资产收入、社保养老收入,较好的家庭还有创业投资和生产经营收入等。一句话,当年的渔民已彻底摆脱了风里来、雨里去的贫穷生活状况,实现了华丽转身,真正过上了小康、舒适、文明的城市生活。
        在本章结束之际,再引用几张郊区统计局有关渔业生产等情况统计表,以进一步展现改革开放以来郊区渔业、特别是池塘养鱼业的历史面貌。